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智慧体检常识

胃癌致死率很高、几乎没有早期症状,那该如何预防?

时间:2023-03-05   访问量:1631
© 本文由翎慧编辑小组编辑编译 仅作科普 欢迎分享  

 ○ 本文经过翎慧健康管理团队审核

胃癌是致死率非常高的恶性肿瘤,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早期胃癌患者占比仅约20%,有80%的胃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进展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胃癌患者死亡率之所以这么高,主要是因为胃癌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即使有一些小毛病、小症状,也容易被忽视。另一方面,定期体检筛查的意识不够。那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01

请注意,胃癌高危人群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中指出:

胃癌高危人群

√ 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据统计,甘肃省(尤其是河西地区)、辽宁省(属北方高发区)等地区是胃癌高发区;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做呼气试验或大便检查;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一级亲属患有胃癌;


 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盐饮食、喜欢吃腌制食物、吸烟、重度饮酒等。


 此外,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经常熬夜、有负面情绪等人群也应该重视胃癌的筛查。


02

胃癌的筛查方法


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和内镜筛查,最终确诊需要病理证实。

专业医生会根据血清PG检测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结果对胃癌患病风险进行分层,并决定进一步检查策略。

图片
图源自公众号图库

胃癌发生是一个多阶段过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以及粘膜不典型增生等胃黏膜病变被认为是引起胃恶性肿瘤的癌前疾病/病变。

在疾病早期,如果我们能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就诊,就能减缓胃癌癌前疾病的进展,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03

若经常出现这些症状 要重视


约80%的早期胃癌没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消化不良症状。以下是可能会出现的症状:

胃癌病变前的疑似症状

食欲差,吃少量食物后感觉饱;


吃了一顿饭后上腹部有饱胀感;


腹部疼痛,通常在肚脐上方有模糊的不适感;也可能表现为餐后的隐痛或胀痛,大约1个小时后会慢慢缓解(进食后疼痛,空腹时缓解);


疲倦,没有原因的体重下降、消瘦;


严重、持续的胃灼热、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持续性恶心,反复呕吐,呕吐时有血/无血;


腹部肿胀或积水;


便血、黑便;


红细胞计数低(贫血)。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确认这些症状或体征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04

预防胃癌的积极措施


三餐饮食要营养健康

少吃辛辣、油炸、烧烤及腌制类食物(咸菜、腊肉、咸鸭蛋等),尽可能不喝酒,因为长期酗酒的人发生胃癌的风险会增加3倍以上。

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三餐膳食营养及时摄入,不要暴饮暴食等,尤其是高危人群更需注意。

图片

图源自公众号图库


戒烟,保持好的生活习惯

研究表明,吸烟者胃癌风险增加2.7倍,而且烟龄越长、吸烟越多,就越容易得胃癌。

注意公共卫生 避免Hp感染

避免食用受污染的食品和饮用受污染的水,同时做好幽门螺杆菌检测,并及时治疗咨询。

研究发现,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非贲门胃癌的风险几乎是未感染者的6倍。

图片
图源自公众号图库

适当体育锻炼 保持健康体重

超重或肥胖能够触发胃酸反流和胃灼热,有可能导致癌症的产生。在平时,多多参加体育锻炼,管理好自己的体重。

05

小结


再次温馨提醒大家,改变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杜绝幽门螺杆菌等,就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胃癌发病率。

平时要清淡饮食,分餐制,使用公筷,每天摄入的盐分少于6克,蔬菜水果要多吃,多吃新鲜事物,少吃腌制食物。

在这个基础上,要做好定期体检的规划,这有助于发现一些健康异常,是预防胃癌等疾病最为有效的办法。

新桥虎之门内视镜
,赞13

参考资料
[1] Stomach (Gastric) Cancer—Patient Version. Retrieved 2021,from https://www.cancer.gov/types/stomach
[2] Gene mutation combined with drinking habits appears to increas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 East Asian people.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5-gene-mutation-combined-habits-gastric.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胃癌诊疗规范(2018 年版)[J].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19, 5(1): 55-82
[4] Melina Arnold, et al.,(2020). Global burden of o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 by histology and subsite in 2018. Gut, DOI:10.1136/gutjnl-2020-321600.
注:本文旨在科普,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首页

日本体验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