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智慧体检常识

测一下你的睡眠质量分数?预防心律失常要能睡个好觉

时间:2023-03-01   访问量:1538
 © 本文由翎慧编辑小组编辑编译 仅作科普 欢迎分享  

 ○ 本文经过翎慧健康管理团队审核

睡眠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我们身体健康。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不高,将有损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和癌症等多种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9月14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这项研究一共有403187名年龄在43-69岁的受试者参与,其结果显示健康的睡眠模式有助于降低房颤和慢性心律失常风险。

图片
图片源于公众号图库

该项研究收集了受试者以下信息:

A 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饮酒量、吸烟状况、运动、饮食等;

B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家族史、患病史、治疗史等;

C 房颤和心律失常的遗传风险。


此外,研究人员还统计了受试者的5种睡眠行为信息,以评估其睡眠模式的健康程度,包括:

每天的睡眠时间、睡眠类型(早睡型、熬夜型)、失眠频率、是否打鼾和白天过度嗜睡情况(白天有意或无意打瞌睡、午睡的频率)。

研究人员为这5种睡眠行为制定了打分“KPI”:

满足“每天睡7-8小时、早睡型、从不或很少失眠、不打鼾、白天很少或从不过度嗜睡”中的1种,得5分。


满足5种,则为5分。


健康睡眠评分总分为0-5分,分数越高表明睡眠模式越健康。


调整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以上分数越高,房颤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风险就会逐渐降低。

与0-1分的受试者相比,4-5分的受试者,其房颤和慢性心律失常风险分别降低了29%和35%。

此外,研究还发现健康的睡眠模式与房颤风险降低的相关性,在遗传风险较低的人群中更强。

图片

图片源于公众号图库


研究人员认为,未来还需开展更多研究,探索睡眠模式对房颤类型和持续时间、慢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的影响,以及改善睡眠,是否会对房颤、心律失常患者产生有益影响。

研究人员建议,为促进心血管健康,成年人应每天保持7-8小时充足的睡眠时间;及时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失眠症;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如果夜间睡眠充足,应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

tips

缓慢性心律失常指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率、心室自主心律、传导阻滞(包括窦房传导阻滞、心房内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等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疾病。


窦性心动过缓


如心率不低于50次/分,不引起症状;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分,常引起 心绞痛 、 心功能不全 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症状。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轻者出现 头昏 、 乏力 、 失眠 、 记忆力减退 、反应迟钝等,重者可反复 晕厥 ,即阿-斯综合征发作。


参考资料
[1] Xiang Li, et al.,(2021). Healthy Sleep Patterns and Risk of Incident Arrhythmia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DOI: 10.1016/j.jacc.2021.07.023.
[2] A Good Night's Sleep Linked to Lower Arrhythmia Risk. Retrieved Sep 15 ,2021,from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958716
[3]百度百科”缓慢性心律失常“
注:本文旨在科普,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首页

日本体验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