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IYU编辑小组编辑编译 仅作科普 欢迎分享

估计很多人不太清楚今天是全国爱肝日,所以,很有必要借着这个时间点,来讲一下肝脏健康与肝病的预防。
脂肪肝近些年在我国的发病率越来越让人忧虑,近10年的时间,从18%攀升到29.2%!
但一般人对脂肪肝的认识显然是不足的,与目前我国高发病率形成了尴尬的对比。这必须引起重视。
2018年,北京大学健康科学研究院肝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北京市普通民众对脂肪肝的认识程度。结果表明,仅有31.2%的北京市民了解脂肪肝这种病,且即使在高学历的政府工作人员中,也仅有5%的人对脂肪肝有较为充分的认识。
参与者在调查前和调查后对NAFLD认识的分布情况。
对脂肪肝认识匮乏带来的结果就是:即便体检报告上曾出现过轻度脂肪肝的字眼,但还是有不少人认为它没什么大不了,没有重视起来。
去年10月份,国际权威胃肠道杂志GUT上发布了一篇研究论文显示,即便是轻度脂肪肝也会增加71%的死亡风险,而且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文章里指出,研究人员对瑞典1966年-2017年间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脂肪肝的10568名患者进行了为期14.2年的随访时间后,其中有4338名患者死亡。和对照组相比,脂肪肝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升高93%。
NAFLD(脂肪肝)不同严重程度与累积全因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此外,该研究指出,脂肪肝引起的高死亡风险主要与肝外癌症以及肝硬化有关,而心血管疾病与肝癌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相对较小。但在2020年5月,《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病学》上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指出,事实上,有4成的脂肪肝患者都不胖,且合并症也不少。
该项研究覆盖了全球24个国家或地区1057.6万受试者,通过93项研究后得出的数据分析发现,全球脂肪肝患者中约40%属于非肥胖人群,近1/5还是瘦子。该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非肥胖脂肪肝和瘦子脂肪肝患者中,39.0%处于非纤维性脂肪肝炎,29.2%与3.2%患者已进展为肝纤维化与肝硬化阶段。
全球各国家和地区非肥胖脂肪肝患者占所有脂肪肝的比例。所以,肥胖不应成为脂肪肝筛查的唯一标准,即使是轻度脂肪肝也应该引起不同体重指数人群的关注与重视。在去年的12月21号,Nature上发表了一篇综述,系统地对脂肪肝相关肝癌发病情况进行了说明。

文中指出,高龄男性、合并糖尿病、肥胖、吸烟史、遗传变异等是目前已被确认的危险因素,其中肥胖和糖尿病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美国内分泌学会、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美国胃肠病学协会等学术团体都联合声明呼吁:糖尿病患者不要忘记筛查肝脏疾病。
已有相关研究显示,如果体重减轻10%以上,那可以在90%患者中改善非纤维性脂肪肝炎,在45%患者中减轻肝纤维化。在药物治疗上,以目前的研究与meta分析来观察,使用二甲双胍能使肝癌风险降低约50%,但脂肪肝相关癌症的研究证据尚不明确。所以,暂时不推荐使用二甲双胍预防脂肪肝肝癌。同时,阿司匹林与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抗血管生成及减缓肝纤维化作用得到了认可。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最大的获益人群。脂肪肝的严重危险性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千万别轻视!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少喝或不喝奶茶、饮料、果汁、蛋糕等摄入量。戒烟戒酒,少熬夜,适当运动锻炼,定期体检等。参考资料
[1]Awareness and Knowledge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mong Office Employees in Beijing, China. Dig Dis Sci. 2019 Mar;64(3):708-717. doi: 10.1007/s10620-018-5389-5.[2]Mortality in biopsy-confirme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results from a nationwide cohort. Gut 2020;0:1-8. DOI: 10.1136/gutjnl-2020-323188.[3]Global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outcomes of non-obese or lea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Aug;5(8):739-752. doi: 10.1016/S2468-1253(20)30077-7.[4]Global epidemiology of NAFLD-related HCC: trends, predictions,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on doi: 10.1038/s41575-020-00381-6.